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关注>正文

年度回顾丨朱耀教授:2021年值得一读的十项前列腺癌研究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 12:21:15  浏览量:956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耀教授长期关注前列腺癌的前沿进展,有着广阔而丰厚的文献涉猎。本文中,朱耀教授与我们分享了2021年十项非常值得一读的研究,涉及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这十项研究展现了前列腺癌的诊疗正向着多模式、精准化发展的趋势。

编者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耀教授长期关注前列腺癌的前沿进展,有着广阔而丰厚的文献涉猎。本文中,朱耀教授与我们分享了2021年十项非常值得一读的研究,涉及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这十项研究展现了前列腺癌的诊疗正向着多模式、精准化发展的趋势。
 
前列腺癌筛查诊断篇?
 
1.一种新的前列腺癌诊断模式
 
来自斯德哥尔摩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风险预测、MRI和靶向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筛查模式——STHLM3-MRI。这种新的模型整合了蛋白标志物、基因标志物以及临床数据多个变量,减少了36%的MRI靶向活检及8%的传统活检程序,同时提高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GS≥7分)检出率。
 
 
 
2.通过整合列线图、深度学习、PI-RADS评分及临床各种标志物预测临床显著的前列腺癌
 
本研究的优势点在于将传统的预后模型nomogram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相整合进行综合判断。图像分解+数据提取+深度学习分别有不同的指标,综合以上三种标志物的指标,结果显示此方法能够提升前列腺癌预测的准确率,可以使影像学的数据结果在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可减少高达59.18%的非必需穿刺率。
 
 
 
3.mCRPC患者接受177Lu-PSMA治疗后的Nomogram预后预测
 
本研究旨在探索在mCRPC阶段的各种标志物预测177Lu-PSMA治疗疗效。在此Nomogram中,PSMA SUV(肿瘤平均标准摄取值standardised uptake value, SUVmean,作为肿瘤PSMA靶蛋白表达的替代测量)是比较重要的指标。研究证实SUV越高患者进展越快。而在177Lu治疗的情景下,SUV越高,患者对于177Lu的疗效反应和PSA下降率就越好。所以,PSMA PET在临床中不但能作为一个诊断的标志物,也能作为一个预后判断的重要工具。
 
 
4.多种显像剂组合拓展PE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现阶段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PET、PSMA都是非常热门的,但本研究比较了三种诊断前列腺癌的显像剂:第一种是基于PSMA的18F-DCFPyL;第二种是NaF,主要诊断骨转移的18F-NaF;第三种是诊断前列腺的代谢标志物18F-FDG PET/CT。这三种标志物的PET反映了前列腺癌诊断不同的层次,在HSPC和CRPC阶段分别有不同的应用情景。
 
从研究结果来看,18F-DCFPyL总体表现更好,18F-NaF诊断骨转移的阳性率显著增加(但有假阳性的情况出现),18F-FDG PET/CT在CRPC阶段能提供更多的代谢信息,特别是对一些特殊耐药表型的展示,非常有前景。
 
本研究提示前列腺癌的PET影像走入了多组合的综合时代,有必要根据不同的PET组合为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前列腺癌治疗篇?
 
1.前列腺放疗 vs 全盆腔放疗在高危和极高危前列腺癌(POP-RT): III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此研究中的患者主要是根据PSMA PET进行影像的分型,经过这样一个精准影像分型后再随机接受局部前列腺放疗和全盆腔放疗,结果发现若是PET提示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做全盆腔放疗,患者的预后会显著地改善。
 
此研究提示前列腺癌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或放疗也是进入了一个精准影像的时代。如果在PET上已经看到转移的情况,那患者很有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微转移;如果患者在PET上没有提示显著转移,但根据患者的高危风险等级,或许也可以考虑存在微转移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使用全盆腔治疗可能会有更大的获益。此研究结果也显示相较于PORT(前列腺放疗)组,WPRT(全盆腔放疗)组的5年BFFS率更高。
 
 
2.18F-fluciclovine-PET/CT对比传统影像对指导前列腺癌前列腺切除术后挽救性放疗(EMPIRE-1)
 
18F-fluciclovine-PET/CT劣于PSMA PET但优于传统影像,主要是检查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比传统放疗以及PET影像引导的放疗。此研究结论为通过引入18F-fluciclovine-PET/CT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无生化复发概率,优于传统磁共振和CT和骨扫描,能够将三年的无生化复发率提高接近12%。
 
此研究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对于局部包膜外侵犯,切缘阳性的患者做挽救性放疗,特别是精准影像引导的挽救性放疗效果更好。但如果这些患者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或PET影像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话,虽然精准影像发现这是一个孤立的转移灶,但其实周边可能已有寡转移的微小转移灶了,这种情况下做挽救性放疗的效果甚微。
 
总结来说,我们对于前列腺癌预测的风险既要结合精准影像也要结合现有的危险度分层。因为精准影像发现的寡转移或许是临床上已经检出的3mm以上的转移灶,而这种转移灶和微转移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3.Avelumab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mCRPC: ICE-PAC二期临床试验
 
此研究的不同点是mCRPC患者是多发转移,但放射治疗只针对一定的优选病灶并不是全部病灶。但是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之后,疾病控制率达到了48%,中位进展时间大约在8个月以上。此研究纳入的都是高度耐药的患者,且相当多的患者是有软组织转移病灶而不是骨转移病灶。
 
研究结果提示,针对这类多发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在临床试验的前提下通过放疗释放一定的免疫抗原使得免疫治疗的活性增敏。此研究还需要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分析其结果。
 
 
4.阿比特龙治疗mCRPC一个周期后的血浆肿瘤基因转换
 
mCRPC的预后一直都是临床医生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使用阿比特龙治疗的患者,如果存在TP53、RB1或PTEN突变的话,预后较差。此研究提到了阿比特龙治疗mCRPC后液体活检发现血浆基因的转换。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这些基因改变在治疗一个周期之后清零,那对于此类患者的预后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这些基因不能清零,那这些患者的预后较差。所以前列腺癌的治疗不能单看患者基线的情况,也要根据治疗以后的相应改变对治疗做出动态调整。
 
 
5.TOPARP-B试验中与前列腺癌PARP抑制剂获益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和低通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分析了TOPARP-B研究入组患者突变基因的分子特征和疗效关系。研究发现胚系和体系BRCA突变患者对奥拉帕利的疗效获益总体相似,其中BRCA2纯合缺失患者疗效更好。PALB2双等位基因缺失和ATM IHC表达缺失与临床获益相关。同时研究发现RAD51 焦点缺失和BRCA、PALB2基因双等位突变相关,可以作为评估mCRPC患者HRR功能的生物标记物。
 
 
 
6.外科医生的异质性显著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功能和肿瘤结果
 
在瑞典进行的LAPPRO试验,比较了微创根治术和开放根治术中外科医生的因素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的影响。
 
此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提到外科医生的手术量、手术经验、手术技术会对手术结果有所影响,其中对于尿控有42%的影响,对于复发有19%的影响等。研究结果提示,外科医生不但要重视科研、前沿知识和平台的重要性,还要重视自身的技术提升,这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专家简介
 
 
朱耀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精准学组副组长
 
2019年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2019年上海市卫健委青年五四奖章
 
2018年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第七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第三批复旦大学卓学人才计划
 
2015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版面编辑:张雪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