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丨马军教授:2020年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治疗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3/15 14:02:58 浏览量:937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来袭,全民都积极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对于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来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一年,在与病毒抗争之际,医务工作者还开展了“隔离病毒,不隔离学术,不隔离患教、医教”的系列活动。岁末年初之际,《肿瘤瞭望》特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回首一年的历程,介绍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现状及诊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肿瘤中常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众所周知,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这四种疾病,约占恶性血液淋巴系统疾病的95%。
MM常发生于老年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六。由于欧美国家老年人口比例更高,故其发病率也略高。2018年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MM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到十万分之二,仍然是排名第三位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前两位:白血病、淋巴瘤)。从发病年龄上看,欧美国家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8岁,但我国MM的发病年龄相对较低,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6岁。预计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上升至整体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能那时我国MM发病率及发病年龄与欧美国家相似。
MM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浆细胞恶性增殖造成的免疫球蛋白异常改变。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CAR-T、化疗等药物的涌现及进展,MM已经逐渐演变为慢性病,管理模式也趋于慢性病全程管理。MM患者往往因贫血、乏力、骨痛或者其他症状而就诊,十几年前我国MM误诊率较高,约60%~70%的患者被分配到肾内科、骨科或其他科室。为了提高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20年前我们就组织专家制定了《MM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共识和指南》。近年来,随着我国MM诊断和鉴别诊能力的提高,MM误诊率明显下降。
?
近十年来MM治疗进展飞速,第一个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出现,使骨髓瘤进入了靶向治疗时代。既往MM的主要治疗手段仅有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当时中国MM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约为3年,近年来随着各种治疗技术和药物的创新、进步,以及MDT的发展,MM的平均生存时间已经延长到8年,在发达国家,患者生存时间可能更长。回顾我国MM的治疗历史,自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进入中国以后,抗血管生成的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和沙利度胺也在中国大量应用,使M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大延长。当前,VRD方案即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的联合方案已成为了我国MM的标准治疗方案。随着近年来抗CD38单克隆抗体在中国的临床应用,我国MM的治疗方案初具规模:一线以VRD方案诱导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为主,二线以伊沙佐米、泊马度胺、CD38单克隆抗体联合治疗为主。随着细胞免疫学的进步,中国在CAR-T治疗领域的研究开展的也越来越多,已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大约70%的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CAR-T治疗是在中国进行的。在MM的CAR-T治疗领域,我们已经找到BCMA靶点,以BCMA为靶点的CD19和CD3双单抗已批准在R/RMM中应用,针对这一靶点进行治疗,R/RMM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可达到18.3个月。将来双单抗和多单抗的临床应用或可代替CRA-T治疗。随着R/RMM核蛋白输出抑制剂(selinexor)进入中国,我国的MM的治疗水平已和欧美国家平齐。当前,我国MM的一线、二线、三线、四线治疗方案已初具规模。多药联合治疗、MDT等治疗手段也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MM也逐渐朝着慢病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当前MM的治愈之路还很漫长,但是我们可以努力使MM患者获得更长的无病生存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治疗手段进入我国,使MM获得临床治愈。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搜索
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