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18F-FDG PET/CT个体化指导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外科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4/11 10:58:41  浏览量:1735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当地时间3月20-23日,两年一度的国际乳腺癌盛会——第16届圣加伦(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于奥地利维也纳召开。

会议最后一天,最佳摘要奖之一(大会共设三名)授予 “Subtype-guided 18F-FDG PET/CT in tailoring axillary surgery among node-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 feasibility study”,作者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邬思雨博士,指导老师是邵志敏教授和柳光宇教授,以下为该研究摘要的主要内容。


随着化疗及靶向药物近二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术前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或不联合靶向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初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相关数据显示,40%-60%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处于病理完全缓解(pCR)状态,这无疑为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腋窝降阶梯外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契机1。针对于此,如何早期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缓解状态以实施个性化的腋窝手术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8氟-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18F-FDG PET/CT)作为一种常用的分子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 FDG 在肿瘤细胞内的浓聚程度与细胞数量、肿瘤恶性程度及代谢活性的关联性进行代谢成像。不同于即时监测肿瘤体积变化的传统检查如B超等,18F-FDG PET/CT可以通过连续性检测肿瘤代谢变化就能够在早期对新辅助的治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从而弥补传统检查滞后性的缺点2。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把18F-FDG PET/CT检查作为乳腺癌疗效评价中的重要参考标准。目前已经证实,其新辅助治疗前后18F-FDG PET/CT的SUVmax等相关参数能够很好的预测pCR状态,从而个体化指导新辅助治疗。2014年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的AVATAXHER试验证实,新辅助治疗一周期后被PET/CT判定为的“non-responder”可以从贝伐单抗的升阶梯治疗中获益3。另外,最新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发表的TBCRC026研究则证实,SULmax的早期变化,能够准确预测乳腺癌对4个周期新辅助双靶治疗的效果(是否达到pCR),从而有助于选择豁免化疗的患者4。

 

本研究则旨在探索18F-FDG PET/CT预测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腋窝淋巴结pCR状态的准确性,从而为后续腋窝淋巴结的降期外科治疗提供个性化的选择。该项研究中,11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新辅助治疗开始前及两个疗程结束后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并最终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以明确最终的腋窝淋巴结病理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前后两次SUV变化率(△SUVmax)预测腋窝淋巴结pCR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达到0.75,预测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pCR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0%,71.4%,77.8%以及71.9%。探索性亚组分析提示,对于ER阳性HER2阴性分子亚型乳腺癌,PET/CT的预测效能较差,其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仅为50.0%和54.2%;而对于非ER阴性HER2阳性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达到84.2%和79.5%的水平。以上结果提示,PET/CT对非ER阴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人群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pCR状态的预测效能更好,适合于筛选新辅助治疗后保留腋窝淋巴结的个体;而对ER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则并不适用。

 

作者简介


邬思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在读博士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