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ASCO回顾: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7/6/22 15:25:30  浏览量:2781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进入分子分型时代,众多研究已证实,HER2阳性是乳腺癌预后及疗效预测的重要标志物。

肿瘤瞭望:

进入分子分型时代,众多研究已证实,HER2阳性是乳腺癌预后及疗效预测的重要标志物。而深入到肿瘤内部后异质性告诉我们,同是HER2阳性患者,不同个体在疗效、预后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甄别异质性,精准判断不同乳腺癌个体近、远期疗效是亟待解决的临床科学问题。
 
《肿瘤瞭望》特别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姚和瑞教授团队对2017ASCO大会上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丁林潇潇,吴雯静,江骏荣,姚和瑞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内科
 
治疗反应是判断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既往研究提示,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者有更好的无病生存(DFS)或无事件生存(EFS),在部分研究中甚至表现出总生存(OS)获益。
 
今年ASCO大会报道了NeoALLTO双靶向抗HER2新辅助治疗研究的更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达到pCR者能够获得持续的EFS和OS获益(Abstract 512)。同时,大会报道的一项HER2阳性初诊Ⅳ期乳腺癌研究表明,抗HER2治疗后达到无疾病状态(no evidence of disease, NED)的患者10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OS率达到98%,显著高于未达NED者(Abstract 1021)。
 
以上这些研究均提示,临床抗HER2治疗显效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但不管是pCR,还是NED都只有在治疗后才能观测疗效,可以说是“事后诸葛亮”。如何未雨绸缪,在抗HER2治疗前就能准确预测治疗反应,甚至判断预后是一个现实的临床问题。本次就2017 ASCO大会上HER2阳性乳腺癌疗效预测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研究进行初步剖析,期望为HER2阳性乳腺癌精准治疗抛砖引玉。
 
2017ASCO进展
 
激素受体状态
 
在2017 ASCO大会上,有一项来自美国SEER数据库的队列研究(Abstract 1032),该研究纳入2010年~2012年初诊Ⅳ期乳腺癌共2379例。经过3年随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3年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优于HR+/HER2-和三阴性患者,分别为52.3%(HER2+,任何HR状态)、48.4%(HR+/HER2-)及16.0%(TNBC),提示曲妥珠单抗的出现使HER2阳性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激素受体状态(HR+ vs. HR-)是影响HER2阳性Ⅳ期乳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HR=0.68, P<0.001),激素受体阳性者死亡风险降低32%。
 
无独有偶,前面提到的Abstract 1021研究也分析了不同激素受体状态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是HER2阳性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指标。
 
这两项大宗病例研究提示,随着抗HER2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的进步,在初诊Ⅳ期乳腺癌中,激素受体和HER2双阳性有望成为所有分子分型中预后最好的亚型。
 
图1. 不同HER2状态Ⅳ期乳腺癌的生存(SEER2010-2013)
 
瘤内HER2异质性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必定存在瘤内异质性,其中瘤内HER2异质性包括遗传基因异质性(肿瘤细胞分为HER2基因扩增和不扩增)与表观遗传异质性(在HER2基因扩增的肿瘤细胞中分别有HER2蛋白过表达和无过表达)。目前,这两种类别的HER2异质性对靶向治疗的影响还不甚清楚。
 
2017 ASCO大会报道了一项关于乳腺癌瘤内HER2异质性的研究(Abstract 1036),该研究采用基因蛋白检测技术(GPA),在一张病理切片上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和双原位杂交检测,分析HER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以达到量化分析瘤内HER2异质性的目的。
 
研究共收集53例接受新辅助曲妥珠单抗+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标本。每例治疗前GPA切片均保留5张代表性显微图像,根据HER2基因拷贝数和蛋白表达对图像中的肿瘤细胞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分(2.21~5.98)反映了HER2的表达水平,与pCR呈正相关;评分标准差(0.13~1.37)反映了HER2表达的瘤内异质性程度,与pCR呈负相关。
 
该研究提示,HER2的瘤内异质性可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的指标,其瘤内异质性越高,可能曲妥珠单抗疗效越差。
图2. 乳腺癌瘤内HER2异质性的定量分析
 
血清分子标志物
 
由于取材方便、检测便捷及无创性等特点,血清分子标志物收到肿瘤临床诊疗的特别青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中均有不俗疗效,是火热的研究前沿,但免疫相关标志物与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鲜有报道。
 
2017 ASCO大会有一项研究报道了血液循环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表达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预后的关系(Abstract 1024)。PD-L1存在于许多肿瘤细胞及部分免疫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促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该研究入组63例患者,收集一线治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前血样,采用ELLA微流体免疫分析,定量检测血清PD-L1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外周血中PD-L1水平升高预示患者PFS和OS缩短。
 
在另一关于血清标志物的研究Abstract 1085中,研究者通过检测血液细胞外基质(ECM)片段预测晚期乳腺癌的预后。伴随肿瘤发生发展,ECM也不断形成,并经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所介导的降解产生特异ECM片段释放入血。该研究的血液标本来自一项Ⅲ期随机临床试验。通过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特异性ECM片段的水平,包括C1M,C3M,C4M以及PRO-C3。
 
在HER2阳性患者中,将特异性ECM片段作为连续变量分析发现,所有片段表达均与TTP及OS相关;将其作为分类变量分析发现,所有片段水平升高均与较差的TTP相关,C4M和PRO-C3水平升高提示OS较差。
 
上述两个研究提示我们,血清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有可能成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预后参考。
 
特异性ECM分类变量与患者TTP和OS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小结
 
有关HER2阳性乳腺癌疗效及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方兴未艾,本届ASCO年会刚刚落下帷幕,盘点相关内容突破性进展不多。上述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初步的线索,尤其是瘤内HER2异质性及血清标志物研究使人眼前一亮,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突破,助力HER2阳性乳腺癌精准治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集乳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于一体,是华南最大的乳腺肿瘤综合诊疗中心,具有特色专科、快速协作、精准诊治等特色,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一站式服务”。本中心把乳腺肿瘤的多学科诊疗制度的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即把“一个屋檐下”松散的多学科会诊变成了单中心内紧密结合的多学科诊疗系统。本中心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体化”乳腺中心,在乳腺疾病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方面国内领先并达国际水平。
 
中心科研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数60多项,省级科研基金30多项;在Cell, Cance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16年中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11项,包括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心作为组长单位主持了乳腺癌相关的多项临床研究,其中3项获中山大学5010项目资助,1项获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资助;同时参与多项全球性及全国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乳腺肿瘤内科于2012年10月24日成立,是广东省首家正式挂牌的乳腺肿瘤内科病区,专科负责人为姚和瑞教授,并聘请刘东耕教授为逸仙特聘临床教授进行全面指导。专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目,其中在研重点支持项目1项,主编相关专著《乳腺癌内科治疗》1部,于2014年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认定,开展和参与乳腺癌相关的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近20项。

版面编辑:朱亚男  责任编辑:马翔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丁林潇潇吴雯静江骏荣姚和瑞

分享到: 更多